趣味創意館

位置:首頁 > 民間藝術 > 皮影

中國藝苑奇葩:木偶戲、傀儡戲簡介

皮影2.13W

中國木偶藝術,古稱傀儡戲,是中國藝苑中一枝獨秀的奇葩。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繁多、技藝精湛。而臨高木偶戲就是中國木偶藝術中稀有的劇種,藝術獨特,其最大特點是人偶同台,演員與木偶同扮一個角色,表演有時以偶為主,有時以人為主,演員的唱做念打饒有風趣,廣為羣眾喜愛,被譽為“世界少有,中國一絕”。

臨高木偶戲是一種民間小戲。用臨高方言(屬泰語系)演唱,重比興對偶,通俗易懂,生動形象。流佈於海南省臨高縣和澄邁、儋州部分地區以及瓊山的博片、遵譚、十字路,海口市郊區的長流、榮山、秀英等臨語地區。2006年臨高人偶戲被正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藝術獨特 多姿多彩

臨高木偶戲唱腔,主要以〔啊哈〕、〔朗歎〕為主。後來從臨劇中吸收了〔快板〕、〔哩哩妹腔〕、〔七字板〕、〔醜腳板〕、〔小放牛〕、〔噯嗬哩〕、〔平板〕、〔月光光〕、〔白芙蓉腔〕、〔哭板〕等以民歌、民間音樂經整理、創作而成的唱腔。此外,還吸收了瓊劇的〔程途〕、〔歎板〕、〔苦板〕、〔江浪腔〕、〔教子腔〕等板腔。

唱詞句式以四句為主,兼有六句、八句甚至十多句,唱句以五字、六字、七字為多,唱詞不需押韻,但講究平仄。如四句式唱段,第一句仄或陽平,第二句陰平,第三句陰平或去聲,第四句上聲。每唱至第四句的最後一個詞為關鍵詞,演員不唱出,而只用音樂過序代替,讓觀眾參與猜想,若猜對了就唱出,台上台下,渾然一體,饒具特色。

早期的樂隊建制有五人,樂器有大、小嗩吶,三絃(或秦琴)、椰胡、竹笛和打擊樂。六十年代後,樂隊增至十人左右,並增設了揚琴、二胡、月琴、笛子、秦琴以及西洋樂器大提琴、黑管等,打擊樂也由原中鼓為主轉為以大小木魚為主,兼用板、鼓、鑔、鈸、鑼的擊樂結構。

在表演上,由於“人偶同演”和“單純人演”兩種形式同時並存,互相促進。演人偶戲,注意發揮人與偶,偶與偶,人與人等人偶之間互為一體的多姿多彩的表演方法;演臨劇則吸收了廣西桂劇、壯劇、瓊劇等兄弟劇種的水袖功、扇子功、手巾、台步等技巧,使表現手段更趨豐富。

早期的人偶戲演出,各行當角色的演員均不化粧勾臉。直至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後,不論各行當角色的演員均為化淡粧、俊扮,不勾畫臉譜。但木偶偶像的臉譜則較豐富。如老行中老夫、花臉(老父)、山賊和醜行中的官醜、小丑,均勾畫臉譜,以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生旦都塑造得十分俏俊美麗,丑角則都被雕刻得非常醜惡,胖者肥頭肥腦,瘦者皮包骨頭,對比十分鮮明。在色彩上,有紅臉、白臉、黑臉、五彩臉幾種,人物身份不同,分別漆上不同的顏色。

由於臨高人偶戲的唱詞通俗易懂、生動形象,人們非常喜愛,在羣眾中植有很深的根基。臨高人在平時生活中都喜歡哼唱上一段,不少老人甚或孩童,也能隨口唱上個幾十句、上百句。現在,每逢祭祖、婚慶、生日以及家中孩子考上大學等喜慶活動,當地的老百姓們也都會請劇團來村子裏表演。附近一帶的農民也騎摩托車或用手扶拖拉機載人前往觀看,十分熱鬧。演出的帷幕在富有地方色彩的“阿羅哈”音樂中徐徐拉開,演員一人一偶,按照劇情登台表演,時而以偶為主,耍盡偶味,情趣盎然;時而人偶合作,協調和諧,變化多姿:時而由人替演,彌補木偶的不足,保證動作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常獲得觀眾的陣陣喝彩。

歷史久遠 傳統技藝

據中國藝術記載,中國木偶戲正式形成由人直接操縱,木偶裝扮具體人物。當眾表演簡單故事是在南北朝,特別是北齊時代(公元550至577年)。

相傳,南宋時期,木偶戲從大陸傳入瓊島後,很快在海南繁衍發展。在臨高縣,民間的驅魔逐妖、去病除災、祀神還願等活動,多請木偶參與。這種開始純為祭神的活動在後來歷代的發展中逐漸成為人們藉以娛樂的方式。清康熙修臨高縣誌載:“臨俗多信奉神道,不信醫藥。每於節例,端木塑於肩膊,男女巫唱答為戲,觀者其眾,曰驅魔妖,習以為常。”

早期的偶像,多取神、佛之形,大小如拳頭,故又稱“佛子戲”。其後,偶像逐漸增大並人形化。如民間老藝人陳和成幾代相傳的二十多個木偶像,其中三個腦後刻有“康熙”字樣。因其藝術特點為演出時不設布幛,人與偶同台表演,即表演者手撐木偶,化裝登台,唱唸做打,均與所持木偶同演一個角色,其表演形式,或操作木偶做戲,木偶為上半身,演員配以身段步法,或以演員的表情補充、豐富偶像表情之不足,所以,民間稱此木偶戲為“人偶戲”。

中國藝苑奇葩:木偶戲、傀儡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