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創意館

位置:首頁 > 傳統手工 > 中國結

中國結之起源、中國結的歷史及流行中國結藝飾品

中國結2.23W

中國結,它身上所顯示的情致與智慧正是中華古老文明中的一個側面。

它是人類世代繁衍的隱喻。它是數學奧祕的遊戲呈現。它有着複雜曼妙的曲線,卻可以還原成最單純的二維線條。它有着飄逸雅緻的韻味,出自於太初人類生活的基本工具。

結繩記事

人們常常討論的結繩記事,實際上是“結”在人類發展史上曾有過的另一重要作用。據《易·繫辭》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目契。”東漢鄭玄在《周易注》中道:“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可見在遠古的華夏土地,“結”被先民們賦予了“契”和“約”的法律表意功能,同時還有記載歷史事件的作用,“結”因此備受人們的尊重。

斗轉星移,數千年彈指一揮間,人類的記事方式已經歷了繩與甲骨、筆與紙、鉛與火、光與電的洗禮。如今,在筆記本電腦的方寸之間,輕觸鍵盤,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就可以盡在眼前。小小彩繩早已不是人們記事的工具,但當它被打成各式結繩時,卻復活了一個個古老而美麗的傳説。

中國結之起源、中國結的歷史及流行中國結藝飾品

中有千千結

宋代詞人張先寫過“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形容失戀後的女孩家思念故人、心事糾結的狀態。在古典文學中,"結"一直象徵着青年男女的纏綿情思,人類的情感有多麼豐富多彩,“結”就有多麼千變萬化。

“結”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被多愁善感的人們賦予了各種情感願望。託結寓意,在漢語中,許多具有向心性聚體的要事幾乎都用“結”字作喻,如:結義、結社、結拜、結盟、團結等等。而男女之間的婚姻大事,也均以“結”表達,如:結親、結髮、結婚、結合等。結是事物的開始,有始就有終,於是便有了“結果”、“結局”、“結束”。

中國結之起源、中國結的歷史及流行中國結藝飾品 第2張

“同心結”自古以來就成為男女間表示海誓山盟的愛情信物,又如“繡帶合歡結,錦衣連理文”,結飾已被民間公認為是達情感的定情之物。而“結髮夫妻”也源於古人洞房花燭之夜,男女雙方各取一撮長髮相結以誓愛情永恆的行為,有詩云“交絲結龍鳳,鏤彩結雲霞,一寸同心縷,百年長命花”就是生動的描寫。

服飾之結

讓我們再縱觀中華服飾五千年的歷史。從先民用繩結盤曲成“S”形飾於腰間始,歷經了周的“綬帶”,南北朝的“腰間雙綺帶,夢為同心結”到盛唐的“披帛結綬”、宋的“玉環綬”直至明清旗袍上的“盤扣”及傳世的荷包、香囊、玉佩、扇墜、髮簪等無不顯示了“結”在中國傳統服飾中被應用的歷時之久、包羅之廣。

吉祥的“音結”

中國結的取意如其他中國藝術般多利用自然形態、諧音而取其意,如用“吉字結”、“馨結”、“魚結”結合就成為“吉慶有餘”的結飾品,以“蝙蝠結”加上“金錢結”,可組成“福在眼前”等。以此類推又延出了“長壽安康”、“財物豐盛”、“團圓美滿”、“幸福吉祥”、“喜慶歡樂”等祈福的內涵,被作為民間祝禱的符號,成為世代相傳的吉祥飾物。

神靈之結

中國結中還有一類被認為是通神靈的法物,可達到驅邪避災、鎮兇納吉、卻陰護陽等功效,如“吉祥結”、“盤長結”等,這類“結”作為凝聚着神祕宗教觀念的護身符,在民間得以廣泛的應用,並形成一定的傳承機制。這大概也是之所以“結”文化生生不息的緣故之一吧。

時尚之結

中國結的形式多為上下一致、左右對稱、正反相同、首尾可以互相銜接的完整造型。一根數尺見長的彩繩通過綰、結、穿、纏、繞、編、抽等多種工藝技巧,嚴格地按照一定的章法循環有致、連綿不斷地編制而成。  如今巧手的人們看中它這種東方文化的巧妙神韻,把它重新定義為項鍊、手鐲、耳墜、頭飾、髮夾等等諸如此類的服飾配件,發揮其作為典雅飾品的獨立價值。


中國結的歷史

中國人相當久以前便學會了打結。而且“結”也一直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結之所以具有這樣的重要性,主要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它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技術。這可以從許多史料和傳統習俗中見出端倪:

中國結最早的紀錄:

早在舊石器時代末期,也就是周口店山頂洞人文化的遺蹟中,便發現有“骨針”的存在。既然有針,那時便也一定有了繩線,故由此推斷,當時簡單的結繩和縫紉技術應已具雛形。

中國結之起源、中國結的歷史及流行中國結藝飾品 第3張

文字的前身:

易繫辭載:“上古結繩記事,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而和鄭玄周易又注稱;“大事大結其繩,小事小結其繩”。而在戰國銅器上所見的數字符號上都還留有結繩的形狀,由這些歷史資料來看,繩結確實曾被用作輔助記憶的工具,也可説是文字的前身。

中國結之起源、中國結的歷史及流行中國結藝飾品 第4張

穿着的習慣:

服裝:最早的衣服沒有今天的鈕釦,拉練等配件,所以若想把衣服繫牢,就只能藉助將衣帶打結這個方法。

玉配:中國人一向有佩玉的習慣,歷代的玉佩形制如玉璜,玉瓏,玉□等,在其上都鑽有小圓孔,以便於穿過線繩,將這些玉佩系在衣服上。另外,還有一種成套的玉佩,是由好幾種不同的玉佩組合成琳琳琅琅的一長串,而其連結的方法當然也非靠穿繩打結不行。


中國結編法示例:

中級結法向日葵結法材料:長50釐米,粗3毫米的絲繩1條。製作步驟詳解

中國結之起源、中國結的歷史及流行中國結藝飾品 第5張

中國結的文涵

中國結由於年代久遠,其歷史貫穿於人類史始終,漫長的文化沉澱使得中國結滲透着中華民族特有的,純粹的文化精髓,富含豐富的文化底藴。“繩”與“神”諧音,中國文化在形成階段,曾經崇拜過繩子。據文字記載:“女媧引繩在泥中,舉以為人。”又因繩像蟠曲的蛇龍,中國人是龍的傳人,龍神的形象,在史前時代,是用繩結的變化來體現的。“結”字也是一個表示力量、和諧,充滿情感的字眼,無論是結合、結交、結緣、團結、結果,還是結髮夫妻,永結同心,“結”給人都是一種團圓、親密、温馨的美感“結”與“吉 ”諧 音,“吉”有着豐富多彩的內容,福、祿、壽、喜、財、安、康無一不屬於吉的範疇。“吉”就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主題,“繩結”這種具有生命力的民間技藝也就自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興盛長遠規劃,流傳至今。

中國結不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盤長結、藻井結、雙錢結等,體現了我國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濃郁的宗教色彩,體現着人們追求真、善、美的良好的願望。在新婚的帖鈎上,裝飾一個“盤長結”,寓意一對相愛的人永遠相隨相依,永不分離。在佩玉上裝飾一個“如意結”,引申為稱心如意,萬事如意。在扇子上裝飾一個“吉祥結”,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

中國結之起源、中國結的歷史及流行中國結藝飾品 第6張

在劍柄上裝飾一個“法輪結”,有如輪黑心行,棄惡揚善之意。在煙袋上裝飾一個“蝴蝶結”,“蝴”與“福”諧音,寓意福在眼前,福運迭至。大年三十晚上,長輩用紅絲繩穿上百枚銅錢作為壓歲錢,以求孩子“長命百歲”,端午節用五彩絲線編製成繩,掛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避邪,稱為“長命縷”。本命年裏為了驅病除災,用紅繩扎於腰際。所有這些都是用“結”這種無聲的語言來寄寓吉祥。中國人在表達情愛方面往往採用委婉,隱晦的形式,“結”從而義不容辭的充當了男女相思相戀的信物,將那縷縷絲繩編製成結,贈與對方,萬千情愛,綿綿思戀也都藴含其中。梁武帝詩有“腰間雙綺帶,夢為同心結”。寧代詩人林逋有“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的詩句。一為相思,一為別情,都是借“結”來表達情意。 至於結的表意價值,歷代文人墨客有大量生動的描寫。縱觀中國古代詩詞歌賦,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繩結收已超越了原有的實用功能,並伴隨着中華民族和繁衍繁衍壯大,生活空間的拓展,生命意義的增加和社會文化體系的發展而世代相傳。<<詩經>>中關於結的詩句有:親結其縭,九十其儀。這是描述女兒出嫁時,母親一面與其紮結可,一面叮囑許多禮節時的情景,這一婚禮上的儀式,使“結縭”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


戰國時屈原在<<楚辭.九章.哀郢>>中寫到:心圭結而不解兮 ,思蹇產而不釋,作者用“圭而不解”的詩句來表達自己對祖國命運的憂慮和牽掛。 古漢詩中亦有: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以膠投漆中,誰能離別此。其中用“結不解”和膠漆相融來形容感情的深厚,可謂是恰到好處。 晉朝的劉伶在<<青青河邊草篇>>中寫道:夢君結同心,比翼遊北林。

唐代是我國文化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在此期間,詩詞等文學作品對結的承頌也成為突出。唐朝著名詩人孟郊的<<結愛>>,當屬這方面的代表之作:心心復心心,結愛務在深,一度欲離別,千回結衣襟。結妾獨守志,結君早歸意。始知結衣裳,不知結心腸。坐結亦行結,結盡百年月。結字,把我們同祖先思緒相連;結字,使我們與古人情意相通。正可謂是: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中國結的源、承、藝、祈

一根紅繩,就這麼三纏兩繞;一種祝福,就這樣編結而成。

在鋼筋水泥的現代叢林裏,人們表達祝福的方式也更現代了:打個電話,發個E-MAIL、禮品電報、禮品鮮花等等,讓追求簡潔明快作風、講究效率的現代人似乎忘記了某些傳統的東西。於是,當年底的商場裏掛滿中國結藝時,人們不禁發現,這藴涵悠悠古韻的手工編織藝術,正是“另類”的祝福,可以為現代人的“咖啡生活”添加一點茶的芳香。


傳統的東西一定不怕年代的推敲。所以,不用考證,追溯中國結藝的淵源也一定是從遠古年代的結繩紀事開始。

據説中國結又叫盤長結,它作為一種裝飾藝術始於唐宋時代,到了明清時期,人們開始給結命名,為它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涵。比如:方勝結表示着方勝平安;如意結代表吉祥如意;雙魚結是吉慶有餘的縮寫等等,結藝在那時達到鼎盛。“交絲結龍鳳,鏤彩織雲霞,一寸同心縷,千年長命花”。在古代詩人的詞句中,結藝已經到了“織雲霞”的地步,足見其時的盛況。


也許咖啡喝多了就覺得平淡,也許忙碌久了就希望有沉澱和積累。大約在90年代初,現代人被一種懷舊思緒牽引着,開始對傳統的搜尋———結藝自然被髮掘出來。

不過,現代結藝早已不是簡單的傳承,它更多地溶入了現代人對生活的詮釋,加進了現代人的巧思。人們更注重了結藝體現的現代裝飾意味,將木藝年畫等多種技巧與結藝結合,使今天的人們更樂於接受。  中國結藝分大型掛件、小型掛件,因其涵義不同,所掛位置也不同。以前人們多掛於家中牆壁或門上,現在有車的人多了,結藝於是也成了一種車飾。


人類的歷史有多長,結藝的傳統就有多長。

所以,千萬別小看這麼一根絲繩,它的變化多着呢!  在商場裏,記者曾見到一位編織結藝的姑娘,只見一根紅絲繩在手中穿梭,不一會,小小的平安結就完成了。她告訴記者:結藝是用綰、結、穿、繞、纏、編、抽等多種工藝技法循環有序地變化出來的,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每一個結從頭到尾都是用一根絲繩完成的,而且成品的造型是上下左右對稱的。

在結藝的兩大類———吉祥結和服飾結中,吉祥結古時候常用在廟宇的帳幔和僧人的袈裟上,因人們認為它能避邪消災、逢凶化吉而命名;服飾結多用於人們的穿着上,如手鍊、腰帶等。人們根據基本結的形、意命名,並用其他表示吉祥圖案的飾物搭配組合,來編織各種各樣的結藝飾品。一般地説,用來結藝的絲繩有100釐米長、4—6毫米粗。


悄悄地,中國風颳了起來。  於是,街頭巷尾,我們常常會看見時髦的女孩子身着傳統的中式衣服:精緻的盤扣、織錦的質地,讓人一望之下,隱約品到了遠古的神祕與東方的靈秀,遐想一番。

於是,挾着中國風,我們看見了那散發着傳統芳香的中國結藝也許是沉澱得太久,她的古色古香,讓人不禁神往。

中國結之起源、中國結的歷史及流行中國結藝飾品 第7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