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创意馆

位置:首页 > 流金岁月 > 老习俗

节气 立秋 天凉好个秋

老习俗6.5K

秋凉初声 二十四节气立秋

有道是“天凉好个秋”,可能人们还不能体察,然而悄然间阴阳轮递,春花无蹤、夏日敛炙,秋季就从今天登场。

“大暑”之后十五日“立秋”,黄历中立秋是“七月节”,每年约在阳历8月7-9日之间交节。2017年8月7日立秋。丁酉年闰六月,但对二十四节气没有影响。立秋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秋凉的初声,也是暑热接近尾声的预告。

节气 立秋 天凉好个秋

唐代杜牧有诗吟:“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早秋客舍》不恰恰就是立秋时节的景象嘛!在古书中记载立秋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天降露水,入夜带来凉意,明显地有别于夏天。寒蝉生于盛阳,感阴而鸣,成了立秋节气鲜明的物候表现。

秋天阳气缩、阴意出地,万物开始渐渐感时而凋零。《三礼义宗》曰:“七月立秋,秋之言湫,湫,缩之意。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故以秋为节名。”从盛阳薰暑转为阴意侵人,故而秋天人们容易伤感。逢立秋也要有度寒的准备了,是这个节气带给人的提醒。

立秋古礼制

古礼中,逢季节岁时的交替都很重视斋戒祭祀,依时序的特性,应天道、行政事、处人事。常听到以西风表秋风、又说“金风”送爽,内蕴道理无尽,在中国文化中传承悠久。

《礼记》曰:“先立秋三日,太史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斋。’”秋天在五行中属金,代表色为白,方位在西。《汉书》曰:“立秋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白絁皁领,缘中衣迎气西郊。”《新唐书.礼乐志》曰:“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秋后农忙将告一段落,所以天子郊祭后赏军、命将率选卒练兵、修法制、 缮囹圄、平讼事也都在此时。(*注)秋气敛秋声肃杀,所以古代在肃杀的秋天执行死刑“秋决”。

节气 立秋 天凉好个秋 第2张

报秋 一叶知秋

立秋了,梧桐树叶落点出秋声,北宋文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有写道:“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梧桐》)。秋风翻飞,古人迎秋倒是一面欢乐、时尚的景象。《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师立秋男女皆翦楸叶戴之,卖者盈市。”这种风俗同于唐代,南宋也承袭了。

南宋宫中还有“报秋”的仪式。从南宋人吴自牧撰《梦粱錄》“七月立秋”一条,可以看到官吏通报“秋来”情景,立秋一到,都城临安(杭州)宫中和民间一片应时序过活儿的热络景象:

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注:谓穿礼服而执朝笏 )奏曰:秋來。其时梧葉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都城内外,侵晨满街叫卖楸葉,妇人女子及儿童辈争买之,剪如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

饮食民俗 立秋防疫

在中国民间,人们怎样迎秋?最普遍的迎秋民俗带着提早防疾疫的认识和实践。比如:

一、熬楸膏治疮疡:立秋日,在旭日升起前,采楸叶擣汁浓煎熬成膏后收藏,是搽疮疡的俗方。

二、食俗防痢疾:有些地方的立秋日食俗,说来都和防瘟疫、防痢疾有关连。以下是流传中比较常见的食俗。

吞赤豆、饮秋水却疾:在立秋日面迎秋天的方位,即西方,以井水吞服赤小豆七粒或十四粒,民俗传说一秋不犯痢疾。或说,立秋日,鸡鸣时,汲井水,不分老少皆饮少许,却百病。

2. “咬秋”、“啃秋”:杭州人吃秋桃、天津、北京人啃瓜以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代张焘《津门杂记.岁时风俗》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山东莱西地区流行吃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渣”,当地有民谚“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

节气 立秋 天凉好个秋 第3张

3. 贴秋膘:夏天炎热胃口体重掉得多,中国北方人在立秋这天吃带油脂的肉“贴秋膘”,以储存丰厚的资本好过冬御寒。老北京在立秋这一天家家炖肉,选用各种家禽家畜的都有。 东北人则吃饺子、吃包子等,称“抢秋膘”。不过现代人,营养不良病在过剩不均,而不在不足,所以要贴秋膘也要衡量自己的状况合不合适乎。

节气 立秋 天凉好个秋 第4张

立秋逢闰六月

2017年丁酉年闰六月,落在立秋这个月。这个月有立秋这个节气而没有中气,就置闰月了,因为在黄历六月之后,所以这个月就称为闰六月。中国历法置闰月是为了解决朔望历(一般称阴历)和阳历回归年之间的年中日数差异,以免阴历月分和春夏秋冬四时脱节,就有了置闰月的作法,这也是中国黄历的阴阳合历智慧与特色。粗略地说,每三年一闰月,精确地说是“19年7闰”,而且形成一个周期循环。

七夕民俗

立秋是黄历“七月节”;黄历七月里有七夕这个很有情味的中国民俗节日,中国的情人节、夫妻节。
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 立秋七月节》吟: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不知不觉间凉风吹来,遥望银瀚,天汉起鹊桥,牛郎织女一年一会的日子好不容易就要来临!但是因为今年,丁酉年,闰六月的关係,所以情牵七夕的人儿们,就要再等一等了。

一叶落 知岁之将暮

西元前,中国西汉时代的着作《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说道:“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立秋来临,预告人间,生活、身心各方面,都要为岁寒作准备了。
春去秋来,金风送爽,秋草舒心!叹秋不如赏秋,为岁寒作好准备。(容乃加/本站)

*注:刘安〈时则训〉曰:“立秋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乃赏军率武人于朝,命将率选卒厉兵,简练杰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顺彼四方。命有司脩法制,缮囹圄,禁奸塞邪,审没狱,平词讼,天地始肃,不可以赢。是月,农始升穀,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收敛,完隄防,谨障塞,以备水潦。脩城郭,缮宫室,毋以封侯,立大官,行重币,出大使,行是月令,凉风至三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