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創意館

位置:首頁 > 民間藝術 > 藤編

竹編手工藤編教程

藤編2.94W

竹編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我國已有竹編的筐、籃等用來存放食物。良渚文化時期,浙江的先民們以大幅的竹編席子鋪於幹欄式建築的屋頂以遮風避雨。

竹編手工藤編教程

1958年浙江吳興縣錢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了兩百多件竹編器物,其中大部分都經過刮磨加工,比較光滑。這些竹器有捕魚用的“倒稍”,有用於坐卧的竹蓆,還有簍、籃、籮、箅、箕等,製作比較講究,容器下部多用扁篾,沿口多纏細密的竹絲。從技法上看,有音經單緯和二經二緯以上編的人字紋、菱形格以及疏經密緯的十字紋等,尤其令人驚歎的是,還出現了梅花眼、辮子等較複雜的編法,説明這一時期竹編已較廣泛地應用於生活和生產之中。

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湯時代,我們的祖先開始利用竹子劈篾,編織成簡易的用具。竹排、竹籃、竹筷、提籃、鞋籃、竹蓆、竹椅、竹籮、竹笠等竹製交通工具、家庭日常用具和小農具應用十分廣泛。到戰國時期,竹編工藝的雛形便開始形成,出現了方格紋、米字紋、回紋、波紋等竹編紋飾,到後來發展得更為精美、細膩。

據有關文獻記載,公元4世紀中期,東晉著名詩人許詢從浙江蕭山北乾山徙居嵊縣金庭,見到一把用竹篾編織成的精細團扇,愛不釋手,欣然題詩一首:“良工眇芳林,妙思觸物騁。篾疑秋蟬翼,因助望舒景。”詩中的“良工”、“妙思”即指竹編工藝的精湛技藝和巧妙的編織構思。“秋翼蟬”是指東晉時期用精細的篾編織的團扇,像秋蟬的羽翼一樣精細而透明。這首詩足以證明,飲譽中外的浙江嵊州竹編,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晉朝就編織得十分精細了。

到了宋元時期,竹編工藝水平又有了提高。當時,元宵時的龍燈、花燈已十分盛行,在紹興、金華、嵊縣、東陽一帶的達官貴人,為了誇耀門弟,往往僱請制燈藝人用竹篾編織精細的花燈,外糊綿紙或綢帛,在元宵佳節時陳列在大門兩側。新春時節,當地人們為了預祝秋後豐收年景,舞龍也開始盛行,龍頭和龍身的骨架便是用竹篾編造。

明清兩代,竹編工藝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從事竹編藝人逐漸增多。他們遊鄉串巷,上門加工,編織日常生活用品,走親戚擔的託籃、進廟燒香拎的香籃、做針線活時盛針線的鞋籃、盛糧果用的盤盒、赴京考挑的考籃。。。。。。均成為編織得相當考究的工藝品。清時,在嵊縣的廟堂,菩薩背後還放置着用竹子編織的掌扇,嵊縣城隍廟大殿裏供奉的城隍菩薩背後的兩把竹編掌扇還編有各種圖案,顯得精雅秀美。

清光緒初年,嵊縣首次出現竹編作坊。它是由兩位竹編老藝人以編織煙籃、鞋籃、食籃起家的,由於這些竹編產品精緻細巧、經濟實用,受到人們普遍歡迎,購買、定製之人日益增多,他們便開始招收民間竹編藝人,籌建竹編作坊,批量生產竹編產品。隨着需求量的增多,品種也逐漸豐富,提籃、套籃、考籃、香籃、食籃、鞋籃、珠花籃、花盒、梳頭盤等相繼出現。花色也不斷增多,每個種類一般可分大、中、小三套,有方、圓、八角、六角、腰形、長方、扁方等形式,而以套籃、考籃、香籃、食籃最為精巧細緻,編織的蔑絲每寸內竟可排列一百二十多根之多,還能編出各種花樣。這些精細的籃子大多是層層相套,形如寶塔,故又稱“塔籃”。籃子的色彩大都採用黑色、本色,並飾以金錢,在籃柄、夾口上配以典雅的山水、花鳥雕刻圖案,籃子的蓋面用薄杉板加工,上面塗上勻淨的黑漆和棕色漆,用金漆單線描繪山水、人物和花鳥,這種畫面往往帶有吉祥的寓意。一些考究的竹籃,還用黃銅嵌角鑲邊,顯得古樸莊重,典雅俏麗,具有濃郁的民族傳統風格。

標籤:竹編 手工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