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创意馆

位置:首页 > 民间艺术 > 皮影

唐山皮影戏简介,唐山皮影欣赏

皮影7.81K

唐山皮影戏简介,唐山皮影欣赏

唐山皮影简介

有关皮影戏的来历,有一传说流传最广:相传汉武帝时,一方士为解皇帝思念爱妃李夫人亡故之秋,取海底神石 ,刻成李夫人模样,置于轻纱缦中,灯光下宛如李夫重现。皮影由此而源,至宋、金、元时期呈现出极其繁盛的趋势,并由南至北,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地方艺术风格。饱汲滦河水滋养的唐山皮影是其中一朵独具魅力的奇葩。

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驴皮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听其唱,观其形,无一不透着唐山老呔儿的精气神儿。皮戏的演出方式是立设影幕,俗称影窗,演员在窗内操纵影人做各种形象逼真的表演,同时有配音的演唱以及灯光、布景、音乐等的烘托。影人是五分侧面形象,道具是五分平面图案,没有层次,没有深度,所以人和影物不能重叠。乍一看,皮影与杂耍无异,不过几个镂空的皮人儿被人比划。 可你不要小瞧了这几个小人儿,唱起整本的大戏来三天三夜都不含糊,什么西游记杨家将五锋会三国演义等,啥热闹唱啥。

唐山皮影是一种傀儡艺术,前设"影窗",演员在窗后操纵影人表演,配以灯光、效果、音乐、唱腔,活灵活现地刻划人物,曲折生动地演绎故事。角色齐全,分"小"(旦)、"生"、"髯"(老生)、"大"(花脸)、"丑"等行当,各行当有其独特的造型唱腔和表演程式。

唐山皮影戏的主要操纵演员有两个人,即"上线"和"下线"。支配影人动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唐山皮影戏演出通常有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有"七忙八闲"之说。

唐山皮影戏的剧本又称"影卷",现存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有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剧目有五锋会、二度梅、青云剑等。皮影传统剧本的文学结构为人物出场有上场"诗",下场"对"。其格律常用"七字句"、"十字锦"、"三赶七"、"五字赋"、"硬散"、"大金边"、"小金边"等。这些唱词结构都是以对偶的上下句为其结构的基本单位,每段唱词一般都是由若干对声韵相同的上下句组成。

唐山皮影以乐亭方言为基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以及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各种腔调。

皮影的雕刻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几个步骤。刀口和上色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

唐山皮影戏简介,唐山皮影欣赏 第2张

皮影戏在滦州、乐亭发祥。传说明万历年间,在滦州有一位不得志的生员,姓黄,名素志(里居不详),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不但文才很好,而且绘画、雕刻件件精通。但时运不佳,屡试不第,无颜回归故里,乃出关游学奉天(沈阳),在那里教授几个村童过活,在这悠闲的岁月里慢慢地成就了他对艺术的贡献——创作影戏。

唐山皮影戏简介,唐山皮影欣赏 第3张

清朝中叶,民国初年,乐亭崔家聚德堂影班、张家中兴堂影班、刘家庆和堂影班、史家翠荫堂影班办得最大最好,皮影名艺人荟萃,又培养了大批新秀,影响深远,名满京东。后乐亭的张绳武、张占科等名家多加入乐亭影班,由是乐亭影名声日兴。当时有柏各庄杨荣久影班、东黄坨龙振刚影班、西新庄陈文礼影班等,那时民间小影班比比皆是,把皮影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

唐山皮影戏简介,唐山皮影欣赏 第4张

20世纪30年代,乐亭影在沈阳、长春等大城市演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张绳武、张占科等著名皮影世人应邀陆续在国内和国外灌制了大量唱片,使皮影戏的流域更为广阔,一些唱腔得以保存。 

唐山皮影戏简介,唐山皮影欣赏 第5张

唐山皮影传承价值

唐山皮影的剧目内容是深层剖析当地社会民俗民风、宗教心理的重要材料。历代唐山皮影艺人对唱腔表演、舞台道具的材料和技艺的改良与创新从未间断过,这些经验是今人和后人的宝贵财富。唐山皮影的传承延续着口传心授的方式,为文化传承的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借鉴价值。唐山皮影的唱腔、音乐、表演、造型有着本地域特有的风格,受到国内外同行和观众的赞誉,具有很高的欣赏与研究价值。

现在,能够进行皮影戏剧本创作的人不足10人,皮影艺人年龄偏大,找不到徒弟传承,欣赏皮影艺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唐山皮影面临着失传的困境。

唐山皮影创始人黄素志

黄素志并非发明皮影的第一人,但他却创立了皮影的一个重要分支-唐山皮影。

公元1585年,辽南皮影戏创始人黄素志将它带到辽河畔,与辽南地区的民风民俗、方言音乐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辽南风格,此后数百年间,人们在皮影戏的影影绰绰中寻找到许多快乐。

现在我们常见的辽戏前身是辽南戏,辽南戏正是从辽南皮影转变而来的,而鞍山皮影正属于辽南皮影派系。说起辽南皮影,必须提到其创始人黄素志。黄素志大约在明万历年间只身闯关东,后居辽阳。在造型上,黄素志克服以往皮影忠奸难辨的困难,从眼睛上表现地位尊卑,这成为辽南皮影的显著特征。黄素志还创作了大量具有时代内容的影卷,并在皮影选材上不断创新。起初为纸质,因易破损改为羊皮。后因羊皮薄且易损,几经尝试,最终选中驴皮一直沿用至今。

将辽南皮影推向另一个高点的是清朝末年的皮影艺人安心斋,他不仅表演技法精湛,而且编著了影戏小史这样一部专门针对皮影戏的学术论著。鞍山市千山区皮影戏的传承就来自盖州,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盖州皮影戏班艺人由甲来到千山区,组建了皮影戏班。

唐山皮影戏简介,唐山皮影欣赏 第6张

唐山皮影发展

1995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了一套中国皮影邮票,其中一枚即为唐山皮影。仔细观赏,这些貌似相同的小小影人儿可谓千人千面。 如今刻影人儿的材料 已从素纸、五色蜡纸发展到羊皮、牛皮才驴皮、唐山皮影雕镂精细,形象俊美,线条流畅清新,所选作雕刻的驴皮十分讲究,只取驴前身的一个部位,经过加工、上浆,一张张透明度强、柔韧性好的原料就备好了。至今唐山还流传着北山驴皮明如镜的俗语。 皮子有了,下一步该由皮影艺人来雕刻影人儿了。

唐山皮影戏简介,唐山皮影欣赏 第7张

尺把见方的驴皮在手,只见刻影艺人操刀在手,如笔走龙蛇,游刃有余。皮影分两部:人物和砌末。人物同插(头部)和戳子(身子)组成。头部有各色脸谱,如正面人物雕成镂空脸,弯回形环勾眉眼,通天鼻梁,显得俊朗、洒脱;反面人物则突出阴险狡诈的嘴脸,将眉目夸大,一幅老奸 巨滑的坏样儿;丑角在眼睛上加画一个圆圈儿,表示诙谐轻佻。唐山皮影是小、生、髯、大、丑的天下,角色相当丰富,雕起来要繁而不乱,密而不杂。精细活儿必须精细刀法,拉刀、推刀、回转、顿挫、明刀、暗刀,真是刀刀准、快、稳。做好了的影人儿安上三根杆,不仅要灵活自如,而且要和生活中人的一举一动相合,各种套路干净利落,其手上功夫着实了得。光会表演的影人儿是哑巴,需要不专门演员配唱。唐山皮影的发声方法很奇特。演唱时,演员用手指掐着喉头发音,经过挤压后的声音,具有一种特异色彩,恰好与影人的形象和动作浑然一体,形成唐山皮影戏的特殊风格。

唐山皮影戏简介,唐山皮影欣赏 第8张

在其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名嗓不断涌现,几十年来,他们不仅发展了皮影艺术,更把唐皮影传播到全国各地方及至海外,所到之处,盛况非凡,以致欧美、日本等国的人们将唐山皮影作为了中国皮影的代名词。外来朋友们,最好去看看皮影,从这种承载了几十代唐山人喜怒衰乐的戏曲形式中,感受那挥之不去的对生活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