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创意馆

位置:首页 > 民间艺术 > 脸谱

藏族面具文化的特点及藏族的佛事活动面具欣赏(二)

脸谱1.13W

藏族的历史民俗,反映在意识形态上是以祖灵崇拜和图腾崇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存在,对祖灵和图腾的崇拜充满着神秘气氛。而阿坝、西藏一带的面具也正是以这两方面为主题——人祖和神力。

面具,藏语中称“巴”,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西藏各地。通到了清代,藏戏广泛普及到民间,其剧目、流派更加丰富多彩。藏戏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藏戏面具中的国王、大臣、喇嘛、老妇、老翁的面具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剧情中神灵、鬼怪和动物面具的塑造,尽管带有宗教面具影响的明显痕迹,但大都人格化,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人类的真、善、美和假、丑、恶,都在面具中得了具体的表现。面具多设色,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深红色象征国王,浅红色代表大臣,黄色象征活佛,蓝色代表反面人物,而半黑半白象征两面派等。藏戏开始时,最先登场的是戴猎人面具的角色。猎人面具多为蓝色或青色。

关于藏族面具的起源问题,学术界说法较多,但有存疑。笔者根据多年来西藏考古新发现和目前面具文化的古遗存等实证,参照已有的相关成果,并结合多年来的实地考察,提出了藏族面具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认识,具体是从图腾崇拜、狩猎和丧葬中衍生而出。藏族面具文化至今呈活态存留而且丰富多彩的基本原因主要是一脉相承性、兼收并蓄性、广泛的社会性和姊妹艺术的支撑所致。

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是藏面具的3种主要形式

藏族面具文化的特点及藏族的佛事活动面具欣赏(二)

面具在藏语里叫vbag(巴),意为用泥等制作的面具。另外,它还有活鬼神之意,像vcagmo(女活鬼)等,可见藏族的面具艺术与作用于宗教的神鬼雕塑密切相关。随着宗教的不断渗入,藏面具发展到包括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3种主要形式。

跳神面具是伴随着跳神仪式发展而来的,每逢宗教节日都要举行这种仪式,以降服鬼怪,驱邪镇魔。它注重虚幻的宗教精神,表现一种庄严的气氛。凭借面具的形象及人的表演而加深其宗教影响,从而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作用于社会。跳神者所戴面具有鬼怪、仙人、法王、各种保护神、动物图腾等。跳神面具为立体雕塑面具,也有少量平面布面具,品种有皮、木、铜、泥、布等各类。皮面具多为早期面具,如藏汉史集中提到的“犀牛面具”;金属面具多用薄铜皮制成。

藏戏面具分为立体和平面两种形式。它在藏面具中最富有艺术情趣。公元14世纪,唐东波倡导藏戏,他根据自己的脸谱塑造了“温巴(猎人)面具”。藏戏面具早期为蓝、白两种,用山羊皮制成。后期有些改用纸或布板等制成。面具根据藏戏情节,要求有国王、仙人、妖女和王妃等。

悬挂面具多用泥、皮革、纸浆等,置于寺庙殿墙、梁上让人们供奉膜拜。面具面谱有护法神、明王明妃、地方神等;另外还有“赞”(男鬼)、“帕姆”(女鬼)等不同等级的“坷儿”属“随奴”范畴。最接近现实又表现现实的宗教面具是一批被称作介波(鬼王)、赞(山妖)、巴姆(魔女)的鬼卒面具,这类面具充分显示了藏族宗教极为特殊而又神秘的文化现象。

藏面具与藏族的宗教文化关系密切 藏面具作为一种象征符号、一种社会存在,我们要客观地把握和认识它,分析它的社会功利性和艺术性,从藏面具内涵看,它与藏族的宗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跳神面具表现的是各种护法神、鬼怪等。它们将人和神连为一体,为宗教的仪轨服务,从而传达宗教的种种神秘观念。悬挂面具也具有这种社会特征,它们代表着各个不同阶层的人物,或是灵魂魔鬼,或是佛教仇敌,或是被降服的女魔等等。供奉这些面具,意在向人们明示佛的伟大,让人从中感受善和恶的意义。同样,藏戏面具在表现戏剧故事情节中也会对佛教进行解释。

对面具的审美把握是件较难的事。应该看到,由于藏族原始文化所具有的神秘性,使面具这种源自苯教文化、后又融合外来佛教文化的艺术,具有一种狞厉、神秘的美学特征,蕴涵震撼人心的精神力度。

藏面具艺术的审美特征,是通过面具的象征符号来体现的:比如说明跳神者身份的面具“法王”,是一个顶骷髅、三眼的“牛头”;地方神“错勒”的特征是眉间有蝎子等图腾,“怒神”的特征是三目圆睁,眉似火焰,巨齿獠牙……悬挂面具的符号象征,仍然多具鬼神冤魂的特点,尤其是“帕姆”面具,多是双目圆瞪,眼下吊,獠牙外露,披头散发,表情狰狞而丑陋,色粉晦者。而藏戏面具中部分罗刹女的面具也具有上述特点,由于她心灵丑恶,其面具也是“巨齿獠牙、双眼滴血、狰狞恐怖”。

藏面具的美学意义 藏面具注重展示面容的丑与恶,它在美学上又富有什么意义呢? 面具这种具有藏传佛教美术价值的艺术形态,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美学内涵,它是美的反叛和异化。它的严厉、可怕和怪诞,可以用学者刘东提的丑学内涵来界定:藏面具的形态总体上是“丑学意义上的美”,它从感觉到心灵给人一种沉重、扭曲、抑郁的压抑感,这是一种幽暗之美。正是由于藏族面具艺术的内涵,奠定了面具艺术在美学上的独特意义。也许,这正是藏面具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当然我们不能否认面具艺术的民族审美特征的多元性,应该看到,每个面具都有自己的多层次审美导向,这样认识就会更全面、更客观了。

我们知道,藏族的悬挂面具作为佛教的保护神而存在于寺院,所以它的产生与佛教的兴起、寺院的建立密切相关。以日赞(山妖)、骷髅、帕姆(女鬼)、贴龙(独脚鬼)这些土生土长的低层鬼卒,也理直气壮一一进入佛教的护法行列。宗教在现今已知社会中普遍存在,但在有些民族尚属原始宗教,其特点是多神、无教义、无创始人。比如,藏族的“苯教”属原始宗教,由于久远的笨教信仰在吐蕃先民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因而佛教和笨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并驾齐驱的局面。结果两种文化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尽管最后佛教成为西藏的主流宗教,也因其对苯教文化的吸收而形成特色独具的藏传佛教。

藏族面具文化的特点及藏族的佛事活动面具欣赏(二) 第2张

藏族的跳神面具、戏剧面具都倾向表现和象征的艺术风格,造型粗放夸张,伴着铿锵的鼓乐声和和强邮舞姿欣赏,其雄健的威慑力咄咄逼人。不同地域的面具艺术风格差异明显,卫藏地区的面具较为斯文严守法度。西藏东部康区的面具泼辣怪异、惊世骇俗。属于软雕塑的大宗面具,全为俗民形象,艺人以简明的手法摄取凡人情态,塑造了一张张活龙活现的面孔。

西藏面具工艺品除了吸收外来文化外,主要是受到西藏本土的原始宗教一苯教文化的直接影响。由于久远的苯教信仰在吐蕃先民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因而佛教和苯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子并驾齐驱的局面,结果两种文化既相互竞争又相互融合。尽管最后佛教战胜苯教而形成既不同于印度佛教,又不同于中原佛教的独特宗教,人们称“藏传佛教”或“喇嘛教”。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用佛法神威降服苯教神祗时,为了在民众中赢得广泛的信徒,同时将苯教中的巫术、妖法、火祭、梵魔等仪式连同鬼怪精灵一起带入“佛门”。苯教中的山神、年神、龙神等“世间神”,以日赞(山妖)、夺锥(骷髅)、帕姆(女鬼)、贴龙(独脚鬼)等等,这些土生土长的纸鬼率,也理直气壮的进入佛教护法的行列,成为西藏面具制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西藏面具工艺品由于分布较广,使用范围不同,制作方式也不同,使之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从制作上讲大概可分硬塑形与软塑形两大类,即宗教面具和民间面具。宗教面具多为硬塑型;民间面具以软塑型为普遍。从使用上讲,又可分羌姆(跳神)面具、悬挂面具、藏戏面具、歌舞面具、折嘎祝愿面具、傩仪型的吉达面具等六种。硬塑型面具为立体或半立体,在事先塑好的泥胎上用纸浆或布浆糊成硬壳,然后绘制而成。也有用木头雕刻,这种面具大多分布在边境林区。硬塑型面具多用于宗教的羌姆和寺庙的悬挂祭奉,后在藏戏中也多有吸收。

藏族面具文化的特点及藏族的佛事活动面具欣赏(二) 第3张

这是藏戏表演中跳神演员所戴的一种面具。

藏族面具文化的特点及藏族的佛事活动面具欣赏(二) 第4张

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藏戏因所戴的面具不同分白面具和蓝面具两派,在诺桑、卓娃桑姆、朗莎姑娘等八大藏戏剧目中,因人物角色不同有30多种多姿多彩的面具。

藏族面具文化的特点及藏族的佛事活动面具欣赏(二) 第5张

拉萨市雪拉姆藏戏队演员戴着面具表演藏戏诺桑。

藏族面具文化的特点及藏族的佛事活动面具欣赏(二) 第6张

这是藏戏表演中跳神演员所戴的一种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