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创意馆

位置:首页 > 流金岁月 > 老习俗

过年史话

老习俗2.98W

过年史话

“年”的起源

年的概念,最初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穀的生长週期称为“年”。”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从禾、从人。小篆的“年”写作“上禾下千”,《说文解字.禾部》:“年,穀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物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我们知道,上古时代的人开始主要靠渔猎和采摘野果生存,后来进入了农业种植和畜牧饲养的时期。

“禾”是穀物的总称,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徵着取得穀物生产的大丰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像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穀子的样子。 它的上半部是一个“禾”,顶上下垂的那一笔,就是现在禾字顶上的一撇,代表沉甸甸的穀穗;下半部是一个“人”字。禾与人重叠,就像一个人背着收割的庄稼,一幅典型的秋收景象。所以,“年”字的初义,是粮食丰收,也就是庆祝一年的粮食丰收。

年的演变

农历新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元”者始也,“旦”者晨也,“元旦”即一年的第一个早晨。《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自殷商起,把月圆缺一次为一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年的开始从正月朔日子夜算起,叫“元旦”或“元日”。到了汉武帝时,由于“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司马迁创造了《太初历》,确定了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也就是新年。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春节”这一名词从此正式规定使用。

*过年的传统风俗

据《诗经》记载,每到农历新年,农民喝“酒”,祝“改岁”,尽情欢乐,庆祝一年的丰收。到了晋朝,还增添了放爆竹的节目,即燃起堆堆烈火,将竹子放在火里烧,发出辟辟啪啪的爆竹声,使节日气氛更浓。到了清朝,放爆竹,张灯结綵,送旧迎新的活动更加热闹了。清代潘荣升《帝京岁时记胜》中记载:“除夕之次,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闻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于朝野,彻夜无停。”

农历新年从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开始,到元宵节(正月十五)结束。这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如何过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小年扫尘(陈)和祭灶(祭祀灶君),它是整个过年庆祝活动的开始。北方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

贴春联,家家户户的春联,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内容和艺术性更趋成熟。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集装饰欣赏和实用于一体,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内容有各种动植物及掌故,如喜鹊登梅,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刘海戏金蝉,及各种戏剧故事。

年画,是民间最普及的文化艺术形式,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过年买几张年画贴在门上,或贴在屋内墙上或厅房中,作为过年的装饰和标誌。年画形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年画的题材非常广泛,人物、花卉、山水、历史故事、古典小说都可以用作为年画题材。

祭祖,大年除夕祭祀祖先和神明,感谢神明和祖先一年的庇佑,并祈求新的一年能够事事顺利。这个祭祀祖先的仪式称做“辞年”或“辞岁”。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

辞旧迎新放鞭炮,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燃放爆竹,放爆竹可以创造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重要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拜年,大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孩子们给长辈拜年则可得到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概因“岁”与“祟”同音。

食俗,有蒸年糕、包饺子,及大年三十丰盛的菜餚。

多彩多姿的民间庆祝活动,包括庙会、唱戏(各地有不同地方戏)、唱驴皮影及其它各种民间艺术形式,如舞龙、舞狮、武术杂技、各种杂耍、说唱弹拉、踩高跷等等。整个过年的庆祝活动实际上是民间文化艺术的盛大博览,精彩纷呈、群英荟萃、美不胜收。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也叫 “元宵节”。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或放焰火。千姿百态的彩灯争奇斗艳,再配上各种灯谜,更增添了雅兴,使得这项活动具有雅俗共赏、万民欢乐气象。元宵节往往也是过去皇帝与民同乐的节日。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

据称太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他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戡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

1949年以来过“春节”的新变化

自1949年中共夺取政权后,每年过年都多了一项内容,就是层层下达的关于如何过“春节”的通知。通知基本大同小异,大概都是要求 “要移风易俗,破旧立新,破除封建迷信,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不铺张浪费,不大吃大喝”等等。兹举几例:1958年春节即将来临,中共应城县委号召“全县干部群众一致动员起来,要移风易俗,破旧立新,过革命化的春节。不吃年饭,不贴对联,不放鞭炮,不信鬼神,不放假,不拜年,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大战开门红,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献厚礼。”

上海青浦县志记载,“1965年1月19日,青浦县县委、县人委发出关于过一个革命化春节的通知,提倡勤俭朴素、破除封建迷信、开展计划生育、严禁赌博及搞好节日前后生产等。”1969年春节,中央文革和国务院发出联合通知,要求“移风易俗,过一个革命化春节。……不访亲探友,坚持斗批改,留在原单位闹革命。”说到“不铺张浪费”,这在当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在那个年代人们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有什么资本和资格“铺张”一下呢。老百姓又不像毛泽东等,即使在战争年代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也由中共中央决定保证每天一只鸡,而对于那些草民谁给他们提供“铺张”一下的保证呢?至于说“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还有点新意,因为“春节”毕竟是新生事物吗,但年年都这样说也就了无新意了。

中共官员的“春节”情结 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共的大小官员请客送礼成风。中国人讲“礼尚往来”,过年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相馈送礼品(农村通常为糕点之类),加强亲友间的联繫。相比之下,中共官员的请客送礼则发生质的变化,假“礼尚往来”之名,行“行贿受贿”之实。原安徽阜新市委书记肖作新在法庭上说,他的小外孙每年春节都会收到五六万元的“压岁钱”;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叶斌,先后14次收贿19万元人民币和港币1万元,其中13次是借过节之机。

安徽亳州市政协原秘书长徐保庭非法收受财物计人民币42.8万元、美元4000元,几乎都在过年前后。中国民航江苏管理局原局长崔学宏说:“我最盼望的是多过几次年,我有个春节情结。过年除了收红包之外,还收了许多名烟名酒,抽不完、喝不完,就拿到民航开办的餐厅、饭店去卖,仅此一项,一个春节下来,就能收入10万元。”

“春节”保先

自2005年,各层机构关于“春节”下达的通知中又多了一项“先进性教育”的花样。2005年,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今天发出通知,要求做好2005年春节期间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1月21日“中共北京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过好2005年春节的通知》。2006年,新华社北京1月17日电“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做好2006年春节期间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关工作。”

《本站》系列社论《九评共产党》所引发的退党大潮正迅速解体着中共(迄今已有745万多人退党退团),所谓的“保先”也只是垂死挣扎而已。听起来也是笑话,一个从里向外腐烂透了的东西如何“保鲜”哪?人们能允许它继续散发毒气害人吗?一个逆天理、绝人伦的邪灵为天地所不容,不灭何为?就像它的2006年《元旦社论》的内容所展示的,“没有未来”。


,